湖南法治报讯(通讯员 覃雨田)吉首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创新“三级联动、三会搭台、三长助力”工作法,不断健全完善自治、法治、德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,释放基层治理活力和动力。今年以来,吉首市乡村有效警情同比下降51.2%,全市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达99.2%,治理形势平稳向好。
坚持三级联动 治理体系强筋健骨
乡村治理千头万绪,如何“一根针”穿起“千条线”?吉首市充分发挥“市镇村”三级联动,以强机制筑稳压舱石、以微治理促成大平安。
吉首市强化市级统筹,构建市委市政府领导协调、市委政法委牵头抓总,市直政法各机关、市委组织部、市农业农村局等20余家单位各司其职、各尽其责的平安建设工作体系。
市委政法委将平安村(社区)纳入平安建设考核重点,出台机制性文件5份,统筹调度七无三零村(社区)平安创建、婚恋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专项行动,相关工作经验得到长安评论等推介。市委组织部加强镇村党组织及村干部建设、吉首市农业农村局加强技术支撑堡垒、吉首市医保局健全乡村医疗保障……各部门通力协作、握指成拳,共同弹奏乡村善治的壮阔乐章。
上下同欲者胜。吉首市强化镇级联动,各乡镇扛牢主体责任,由乡镇党委书记主抓部署、政法委员积极履职尽责,联合派出所所长、司法所所长、驻村第一书记等召开政法月例会,定期研判平安乡村建设事项。
土地纠纷、邻里冲突、家庭矛盾、侵权纷扰……如何保障乡村安宁祥和?吉首市强化村级落实,村一级融合党员干部、综治专干、网格员、村辅警等力量,利用人熟、地熟、情况熟优势,推动矛盾纠纷预处置机制走深走实。
“感谢政府帮助调解,我们按照调解协议划分土地界限,对结果很满意!”近期,吉首市马颈坳镇工作人员回访时,得到对方的高度赞许。
石家冲街道勤丰村“三长”开展入户走访
2024年4月,吉首市马颈坳镇毛坪村村民龙某成巡山时发现自家土地被侵占,便向村干部求助。经过村镇逐级反映,时任马颈坳镇政法委员刘玉双联合镇综治办、司法所和村调解员开展调解工作,经过查阅土地原始底册、现场勘查、明法释理,双方达成调解协议,邻里关系日趋和谐。
坚持三会搭台 治理阵地深耕民情
“能喝上干净的自来水,大家可开心了!”2023年10月以来,吉首市乾州街道三岔坪村对城市自来水管延伸项目总是欢欣不已、称赞连连。这是三岔坪村民通过议事会平台满足用水急需的工作缩影。
搭好议事会平台,村民通过法治文化广场等阵地,搭建法治宣传、民生项目议事平台,定期研究招商引资、安全生产生活、强化基础设施等事宜,实现村庄事务协商、承办,成果互利共享,自治意愿和效益大幅提升。
“之前办酒,环节繁琐,经济压力也不小,现在家家户户签订了红白喜事文明公约,简化了人情账、金钱账,生活越过越好!”一纸文明公约,正在辉映吉首市己略乡的幸福生活。
己略乡创建红白喜事理事会,广集村情民意,共同研究制定红白喜事文明公约,明确红事“221”、白事“233”标准,倡导理性适度办酒、文明嫁娶,形成喜事新办、丧事简办、余事不办的文明新风尚,相关经验得到学习强国等推介,在全市推广适用。
特色兴农、以优带富,吉首市增强聚才会功能,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建立聚才会11个,引进培育乡村人才588人,涵盖科技特派员、农村致富带头人、网络经营人才等。积极开展“星级农户”“最美农教”“平安家庭”等评选活动,大力发展湘西黄金茶、白云贡米等农业产业,每年产值超12亿元。
时任吉首市马颈坳镇政法委员刘玉双联合各部门为群众纾困解难
坚持三长助力 治理效能创新优化
“最近天气干燥,请您注意用火用电安全,谨防电信诈骗……”近期,吉首市石家冲街道各片长、组长、邻长纷纷入户走访、排查风险隐患、宣传法律法规,用心用情为民服务。这是三长制提升群众幸福感的生动写照。
近年来,吉首市建立健全三长制,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效能。明晰防控网络,构建村(社区)管片区、片区管组长、组长管邻长、邻长管到户的服务架构,在全市146个村(社区)中确定了569名片长,1249名组长,7540名邻长,织密从村(社区)到户的乡村治安防控网络。
加强部门互通,公安、司法、教体、民政等部门通力协作,联合“三长”开展法治宣传、雪亮乡村建设、电信诈骗预警、矛盾纠纷摸排化解、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,切实筑牢乡村治理前沿阵地。
如何护航乡村和谐稳定?吉首市立足于“三长制”,通过“群众点单、邻长接单、社区派单、政府买单、群众评单”的“一事五单”,化解乡村治理突出问题,形成问题反映、整合、解决、回访的全链条闭环体系,持续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。
“我家稻谷熟了,家中只有一位老母亲,她腿脚不方便,村里能帮忙收一下稻谷吗?”吉首市矮寨镇大龙村邻长石长珍接到求助后,向组长、片长逐级反映,“三长”在碰头会上共同商议。最终,该片长联合镇村党员干部、组长、邻长一同前往村民家抢收稻谷,获得对方的由衷感谢。
责编:李颖
一审:曾金春
二审:伏志勇
三审:万朝晖
来源:湖南法治报